山东突出两条主线,守牢环境风险底线

2024-07-29 来源:山东环境报 人气:

  山东世纪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利用蘑菇菌渣5万吨生产等量有机肥、山东恒信集团有限公司荣信港为船员配备智能垃圾分类接收柜……近日,2024年山东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济宁市召开,当地固废处置、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做法,让参会代表们深受启发。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对会议作出批示,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创新举措、聚力攻坚,持续深入打好固体废物与化学品领域各项标志性战役,以更大力度推动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实现新提升,为美丽山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严防环境风险,提升监管效能

  山东省高度重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并将此作为美丽山东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多次就危险废物监管等工作专门作出批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固废处党支部书记、三级调研员孙育恒表示:“山东省持续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范,坚持采取全覆盖警示教育、常态化排查治理、严打违法犯罪行为等手段,严防各类环境风险。2023年‘万企全员警示’活动覆盖全省3.4万余家企业、212万余人,医疗废物实现全部及时规范处置。”同时,为提升监管效能,山东省突出日常监管与抽查评估,扎实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2023年全省16市评估结果全部为A;实行危险废物分级分类动态管控,全省2998家企业纳入重点管控清单;深入推进集中收集贮存转运试点,全省337家危险废物收集单位收集危险废物56.19万吨;完善危险废物鉴别管理规程,全省累计公开危险废物鉴别报告529份,鉴别质量不断提升。此外,山东省还探索推进大型集团企业内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共享试点,盘活设施资源、降低处置成本、减小环境风险。

  突出两条主线,抓实重点工作

  侯翠荣指出,近年来,山东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系统突出“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两条主线,守牢“一废一品一库一重”环境风险底线,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巩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基础作出积极贡献。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山东省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项小组,16市成立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议事协调机构,构建了党委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和推进体系。同时,印发实施《山东省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表》,确定并完成75项年度重点任务。启动“无废城市”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固体废物实现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环节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促进“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升级。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山东印发了全省首个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建立16个部门、单位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山东省固废和危化品污防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健告诉记者:“山东省强化重点管控,高质量开展全省首轮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全面摸清7200多家企业化学物质生产、使用、排放等环境信息底数。各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难题,统筹人员和资金,高质量完成摸底工作。”

  明确重点任务,服务发展大局

  “要着力抓实抓好四大方面重点任务,即着力守牢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底线,着力推动全域‘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着力推动新污染物治理全面推进,着力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局。”会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聚焦“防风险”核心任务。会议指出,严防涉废环境风险,拓展优化“全员警示+全面整治+严打行动”的监管模式,紧盯薄弱环节,开展新一轮“万企全员”警示教育、危废填埋场和自行利用处置专项整治等活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环境。围绕“控新增、优存量”,着力推动危废利用处置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在精准、科学、依法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制度体系。坚持数字赋能,完善固废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固废专项管理、综合管控、智慧服务、数据中心四大平台,完成“无废城市”信息平台建设,打通各领域各相关部门固废管理信息数据,将各类固废全部纳入信息化监管,探索建立符合全省实际的“无废”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会议提出,持续推进履约工作,建立化学物质详细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常态化机制,提升全省化学物质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能力,对列入优评计划化学物质开展加密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减排。抓实尾矿库环境监管,开展新一轮黄河流域“清废行动”,落实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政策改革要求,出台发展规划和具体补贴办法,支持服务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做大做优做强。此外,组织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创新实施塑料源头减量与替代、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与规范处置、重点领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等治理举措。“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构建亲清政企关系,助推全省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管言明表示。


编辑:王志仠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