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首届高校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育人体系建设论坛在聊城市会议接待中心召开。来自山东省教育厅、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宝鸡文理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滨州学院等十几所单位的领导和专家,欢聚一堂,共同研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命题。
大会由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海泉致欢迎辞,他首先感谢到场的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和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对于本次会议的支持,并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让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研究、入心入脑,不断提升我省各高校在促进沿黄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不断为实现黄河国家战略而贡献教育力量。
在报告环节,齐鲁师范学院刘德增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君仁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苗长虹教授、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做了主题报告,分别就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区域特色与育人作用、“黄河文化”育人体系之教材建设、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与会的其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自由发言环节,来自宝鸡文理学院、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张波、邓文钱、刘园园三位专家分享了各所高校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大思政格局下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发挥协同效应、推进黄河文化育人,培育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育人载体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和成绩;聊城大学教务处处长马中东也做了“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专题分享,从实战层面上丰富了高校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育人体系建设的整体构想与实际操作和成功经验,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点赞和思考。
聊城大学教务处处长马中东教授介绍说,本次会议由聊城大学、山东省学校黄河文化传承指导中心、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聊城大学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整合校内相关学院和科研平台,聚合相关学科人才,成立了黄河学研究院、黄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强化对黄河的综合研究、交叉研究、协同研究,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产学研合作,持续推动黄河流域校地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沿黄流域高校发展的新特色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黄河学研究院院长张兆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在奋斗不息的历史实践中写成的,是一代代黄河儿女在伟大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大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多重价值,教育价值仅为其一。黄河文化育人应该主要从四个层面开展工作,1.要在全社会层面做好黄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要对黄河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做好其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阐释工作,为黄河文化育人提供素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3.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做好黄河文化进课堂工作。4.要开展形式多样能够体现黄河文化精髓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投身到黄河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中来,讲好“黄河故事”。
在会议现场,我们还见到了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子亭教授,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聊城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区位优势,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进教材方法路径研究,大力推进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育人体系建设,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研讨会还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祝腾飞,是聊城大学一名研究生,她说,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报告,我们愈发感觉到,要从黄河文化中汲取精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好持续发展之路;坚守合作共兴之道,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高扬文明交流互鉴之帆,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要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地理教学始终,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喜爱之情,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通讯员:康健军)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