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陵城区中医院成功救治一名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者现在已经康复出院。
“隐弹” 剧烈头痛
40岁的王女士,既往高血压病,而且没有接受治疗。某日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在家属陪同下来陵城区中医院就诊。脑病科张少伟主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王女士自诉为全头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活动后头痛加重。张少伟主治医师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完善颅脑CT扫描。影像检查结果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暂给予病人脱水降颅压、止血、预防血管痉挛等药物治疗。
那么,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呢?蛛网膜下腔是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密闭腔隙,正常情况下,其中充满脑脊液。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如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患者颅内压迅速增高,出现突发剧烈头痛。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80%的病人为脑动脉瘤破裂所致。因而颅内动脉瘤俗称“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达60%以上,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拆弹” 化险为夷
脑病科柴涛副主任医师与张少伟主治医生共同商议,紧急制定了脑血管造影+必要时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治疗方案。张少伟主治医生将手术相关风险向家属详细告知,家属表示理解,签字同意行手术治疗。
以脑病科柴涛副主任医师,张少伟主治医生为主的介入团队为王女士进行了脑血管造影,证实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下干分叉处有一约4x6mm分叶状动脉瘤,为防止动脉瘤二次出血危及生命,决定给予其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手术以股动脉为入路,成功置入股动脉鞘,在长鞘,中间导管、微导丝、微导管、支架辅助下,将多枚弹簧圈送入动脉瘤腔内,将动脉瘤进行致密填塞。这场硬仗不仅需要团队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术者在结构复杂、路径迂曲、管径纤细的脑血管中,找到正确的方向,精准拆“弹”,避免“炸弹二次爆炸”。在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下,历经3小时,“拆弹”任务圆满完成!
手术后王女士病情平稳,未出现并发症,头痛逐渐减轻,也不再恶心呕吐,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警惕“定时炸弹”
张少伟主治医生介绍,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管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样突出,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处,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脑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称之为颅内的“定时炸弹”。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患者多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头痛,可导致昏迷、猝死,是神经科危急重症疾病,死亡率极高。如今,通过介入技术可将动脉瘤进行填塞,之后通过药物控制术后并发症,可挽救患者生命,同时避免开颅手术,减少患者痛苦。
张少伟主治医生也再次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请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近年来,陵城区中医院脑病科先后开展了急性脑梗死动静脉溶栓、脑血管造影、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及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等多项介入治疗,成功为多例危重症脑病患者“拆弹”“引流”“支架置入”,让他们重新以健康的姿态回到家庭、工作岗位和社交人群中。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