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防护衣、护目镜……
曾经普通的医用物资自2020年1月份就一件难求。到了2022年12月底,临床需求量再次大幅攀升,有效供给成为陵城区中医院器械科主任孟祥飞和他的同事们非常烧脑筋的工作了。
“孟祥飞
器械 “当家人”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战场上要打胜仗必须具备的铁律。
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一次次吹响,在面对没有货源,没有运输等等难题下,器械科主任孟祥飞深知责任重大。他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排兵布阵统筹所有不同区域的供应商,挂图作战。在疫情期间,始终保障医疗物资、医疗耗材等物品的种类齐全和数量充足。
很多时候单有物资还不够,解决最后一公里物资还要进入医院才行。因疫情原因,物流车辆到达高速路口无法入城,器械科主任孟祥飞及时开具防疫物资证明,由李斌、刘阁赶往去路口接货。
防护服来了
护目镜来了
医用口罩来了
面对一车车异常紧缺的医用防护物资,大家自然是欢呼雀跃,但是器械科的同事们还需要将它们及时卸载至医材库房。这时,器械科李斌、刘阁,就都要一箱一箱一包一包的手提肩扛,直到完全入库,才可以体味手上的茧,肩上的痛,腰上的伤。
他们整个团队不分昼夜,全力以赴,持续输出,为前线战斗源源不断的补给“弹药”,牢牢筑起战“疫”的保障力量。
“酷帅“三剑客”
李斌 刘阁 孔令超
既是“医工人”也是“辎重兵”
在医院采用闭环管理的条件下,李斌、刘阁与孔令超就身兼数职,既是医工人也是“辎重兵”,及时保障医疗用品供应。
他们根据临床需求灵活采用全天配送的方式,及时供应临床科室缺少的医疗物品,并严格落实消杀工作,确保医疗物品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心脏支架来了,送;腔镜来了,送;人工关节来了,送......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们竭尽全力支持临床的器械设备所需。
面对感染新冠肺炎病人的剧增,医院整合现有资源建立12楼传染病房专区,器械科及时调拨、转运、配送所需医疗防护用品、医疗设备、医疗耗材,确保传染病房专区的正常工作。
疫情期间,为防止医院PCR实验室被污染,院委会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在器械科主任的指示下,医工人刘阁与李斌,就快速反应,投入战斗,坚决落实医院部署,连夜对PCR实验室所有设备与耗材进行安全转运。
他们负责着全院的医疗设备保障工作,对于日常的维修工作,秉承节约就是营收的理念,设备科建立了维修清单登记本,每月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哪些设备故障率高,哪些科室报修率高,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整改?为了保障一线的医生护士的日常工作,每当有设备“生病”,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排查故障并维修。“
铿锵“三人行”
史俊惠 张楠楠 时敏
钢铁玫瑰“有呼必应、有令必达”
“等不得”“慢不得”“松不得”“停不得” ,这是器械科史俊惠,张楠楠,时敏三位铿锵玫瑰的做事风格,风风火火,滴水不漏。
及时充足的物资是战胜疫情的关键,科室仓库管理员史俊慧、李斌针对医材库房那一排排防护服、防护面屏、速干手消毒液、75%酒精等防护用品,他们及时整理、清点,紧盯每一种耗材的使用情况,积极对接协调确保库存量。
耗材管理人员史俊慧、时敏、张楠楠不畏困难,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坚守岗位,步履匆匆、有呼必应、有令必达。
史俊慧还担当核酸采集物资管理工作,24小时待命,有时凌晨接到命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立即赶到现场,对所需防疫物资分装、发放等工作,保障核酸采集可以按时进行。
同时,他们还保障本院外出支援人员有足够的随身携带物资。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由于时间紧和工作量大,他们就全员上阵一起加班加点,全力分配物资,为前方战友做好保障。
张楠楠,时敏,是手术室默默无闻的“弹药”供给者。面对每月60至80台手术的巨大高值耗材消耗,她们即使在身体欠佳的状态下也要及时核对、记录、开据发票,保障医院手术可以正常进行。
2022年12月份以来,器械科人员始终坚持在岗,在面对高烧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他们也会通过视频电话指导科室在岗的同事们完成物资保障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工作。
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也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他们总是能不负众望,出色完成高难度的工作任务;他们总是能淡泊明志,安静矗立在聚光灯的外延。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