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酷暑难耐的夏季来临,德州市中医院“冬病夏治”活动开始启动。据悉,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冬病夏治”是在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此时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艾灸或督脉灸等其他疗法来培补阳气治疗或预防“冬天易发的疾病”,通过培补阳气后,在冬天时的抗病能力就会增强,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效果。德州市中医院有哪些“冬病夏治”特色诊疗方法呢?听听德州市中医院中医专家推拿科主任刘丽丽为大家专业讲解——
三伏贴
夏天阳气旺盛,毛孔舒张,皮肤易于吸收药物,通过药物在穴位敷贴,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加免疫力。
三伏贴适用哪些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慢性咽炎、慢性顽固性咳嗽、体虚易感冒者。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腹泻、胃脘痛、肠炎、腹疼。
●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
●儿科疾病:反复感冒、反复咳嗽、厌食、偏食、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哮喘、鼻炎、鼻窦炎。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慢性虚寒型盆腔炎,宫寒不孕,乳腺增生,产后身痛等。
●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椎病、增生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痛风、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等。
●皮肤科疾病:冻疮、冷性荨麻疹、冬季皮肤瘙痒症、雷诺氏病、鹅掌风、神经性皮炎等。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群体,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三伏灸
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湿散寒,直达病灶,标本兼治。
1、三伏灸的第一大好处
祛寒除湿。三伏天,正是天地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艾灸,双重阳气注入体内,温阳驱寒。
2、三伏艾灸的第二大好处
温肾壮阳,元气充足。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
3、三伏灸的第三大好处
延年益寿。宋代名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督脉灸
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借助暑夏之伏天(阳中之阳)炎热之气候,能起到强壮真元,祛邪扶正,鼓动气血流畅,防病保健,治愈顽疾。
督灸的适应症: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预防: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保健美容: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平衡阴阳、调整虚实等功效,达到保健、美容作用。
脐灸
又称"灸脐法",总属中医外治法中的"脐疗法",是以肚脐(即神阙穴)处采用隔药或隔物等形式施以灸法,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脐灸的适应症:
1.健脾和胃:适用于胃痛、痞满、泄泻、食欲不振等。
2.调理冲任:适用于月经不调、不孕、更年期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3.通经活络:适用于痹症和各种疼痛。
4.敛汗安神:适用于自汗、惊悸、失眠等。
5.扶正祛邪,养生延年:适用于虚劳诸证和预防保健。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