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运用PET/CT检查及时为患有淋巴瘤的王女士明确了诊断,为接下来的科学治疗争取了时间。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副主任邵元伟介绍,PET/CT作为当前世界上用于肿瘤检查、诊断的前沿技术,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分级分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肿瘤术前评估、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王女士今年45岁,因上腹部疼痛一周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经上腹部核磁增强扫描发现,肝右叶占位,脾大并占位,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接诊医生为王女士预约了PET/CT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并明确肿瘤侵犯部位及范围。
很快,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为王女士介绍了PET/CT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随后为其注射了显像药物——氟代脱氧葡萄糖。氟代脱氧葡萄糖是葡萄糖的类似物,因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增殖生长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所以它们会比正常的组织摄取更多的葡萄糖。PET/CT正是利用了恶性肿瘤细胞的“贪婪”,在它们摄取了较多显像剂后,立马化身“照妖镜”,让恶性肿瘤无处藏身。
PET/CT检查结果显示,王女士确诊为淋巴瘤,病灶累及颈部、腋下、纵隔、腹腔、腹膜后、盆腔、腹股沟淋巴结,同时发现肝脏、脾脏、肺部实质脏器的淋巴瘤浸润。随后,医生为王女士制定了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案。
据悉,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因此,淋巴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淋巴瘤的精准诊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邵元伟介绍,淋巴瘤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常规影像学检查并不能为患者准确地找出病灶,而PET/CT检查是将CT和PET检查这两种技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把病灶的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进行同机融合显示,使肿瘤病灶的显像更为清晰,分期分级依据更为准确,为患者提供精准、科学、规范、优质的诊疗服务。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