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用好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

2021-08-19 来源: 人气:975

  

刘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

  

  

7月12日拍摄的浙江嘉善大云镇的一处花海景区。新华社照片

  7月1日,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该如何用好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什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思客专访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特别是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

  我认为,要做好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关键是用好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蓄的多方面能量,还可以继续释放,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几万亿项目投资的溢出效应,可以对乡村振兴起到强力支撑作用。这些投资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公益性的项目投资,比如乡村的路、水、气、电、防、网等基础设施状况已经大为改观,教育、科技、文化、社保等这些公共服务水平也大幅提高。

  第二类是经营性的投资。经营性投资使集体经济有了一些“家底”,产业发展也有了根基。要发挥这些投资的溢出效应,我们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这些资产明晰产权,纳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公益性扶贫资产的后续管护,改革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方式,防止资产流失、贬值,使其增值。

  

“石雕之乡”山东嘉祥吃上了“生态饭”,新华社照片

  二是几百万干部队伍培养的溢出效应。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许多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素质高,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人才支撑和中坚力量。接下来,该如何继续用好这些人才,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三是扶贫搬迁的溢出效应。脱贫攻坚期间,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乡村振兴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接下来需要继续巩固这一成果,让群众们“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能致富。”

  四是产业扶贫。832个贫困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部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在不断成长,差不多每个县都形成了两到三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很多都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在过去产业扶贫过程中,有些地区存在与市场对接不够顺畅,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依靠外部力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加大投入,进一步促进乡村的三个产业融合健康发展。

  

花卉产业助力云南弥勒乡村振兴,新华社照片。

  五是精准理念的溢出效应。抓乡村振兴同样要用精准的方法,科学把握乡村发展的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办法。下一步就是要把脱贫攻坚中的精准理念内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以“时”的把握,“度”的掌控,“效”的求取度这种创新思维,推进乡村振兴。

  六是提升社会关注度的溢出效应。通过脱贫攻坚,全社会对乡村的现状有个更为客观的认识,也对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这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万众一心、合理奋进的能量,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扶志”“扶智”“扶制”和“扶治”这四方面的帮扶,贫困地区的群众树立起主体意识,提高了主体地位,激发了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主力、只有他们的内生动力得到激发,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因此,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有创造精神,变“要我执行”到“我要执行”,这才能真正激发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图为浙江嘉善西塘镇红菱村的谷粒MALL内展示的特色盘扣工艺品,新华社照片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什么?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主要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我们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村庄?二是如何实现产业兴旺?三是如何满足农民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认为,要在以上方面实现突破,我们需要按照乡村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发展走势,打造“九园之乡”,即把乡村建设成农民宜居宜业的“家园”、农产品高质高效的“田园”、休闲养生的“逸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游子寄托乡愁的“留园”、农耕文化传承的“故园”、社会矛盾调和的“谐园”、应对新型灾难的“后园”和累积家园红利的“福园”。

  农业农村现代化,它和城市现代化有什么区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在哪?

  农业是一个需要遵循自然规律的产业,人只能适应自然规律,无法打破自然规律。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最大的区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就是把现代技术、现代设施、现代人才、现代资本、现代服务和现代管理经营等现代元素注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兴教育,乡村教育必须发展起来,孩子们就近就地读书,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续“文脉”,天时地利人和,遵循自然规律,这些农业文明的根本延续,不能违背规律。三是集器物,收集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建立一个传统器具博物馆,这些器物的使用价值逐渐弱化,但是其传承农耕文明的价值却越发珍贵。四是修村志,当今时代村庄经历的巨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应该注意把这些发展变化记录下来,这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延续,后代子孙的启迪都很有价值。五是承记忆,把传统的乡村记忆,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下来。六是定乡约,重新修订乡规民约。七是立家训,有了好的家训和家风才能形成好的家教,好的家教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八是除陋习。九是开夜市,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尝试开夜市,城里人夜生活很丰富,农村人特别是留守群体常常是月光下的孤独,我认为5000人以上村庄都应该做好这个工作。十是办比赛,举办有益于老百姓健康的歌舞比赛,比如文体比赛,包括农产品技能大赛等。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