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2022】冠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分工暨新年度工作要点

2022-04-01 来源:网络 人气:

张志刚

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志刚,男,汉族,1975年5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负责财政、审计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县财政局、审计局。



李怀国

冠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县长

县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

李怀国,男,汉族,1971年5月生,大专,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负责县政府常务工作,协助张志刚同志负责财政、审计工作,负责县政府机关、发展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行政审批服务、统计、外事、税务、科技、粮食、通信、开发区、物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协助张志刚同志分管县财政局、审计局,分管县政府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局、统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公司、物资公司、国资公司、安居置业公司、冠宏资产公司、土地发展集团。


联系县委编办、税务局、供电公司、住房公积金冠县管理部、中储粮冠县分库、中国移动冠县分公司、中国联通冠县分公司、中国电信冠县分公司、中国铁塔冠县分公司。



张子民

冠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张子民,男,汉族,1973年6月生,省委党校大学,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公路、生态环保、防空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联系市生态环境局冠县分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邮政公司、汽车站。



李长峰

冠县政府副县长

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三级高级警长

李长峰,男,汉族,1976年10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负责公安、司法、退役军人事务、信访、打击走私、军民事务、民兵预备役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县公安局、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信访局。


联系县交警大队、驻冠部队。



王兆波

冠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王兆波,男,汉族,1975年9月生,中央党校大学,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负责教育和体育、民政、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县教育和体育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职教中心。


联系县总工会、团县委、妇联、残联、慈善总会、烟草专卖局。



何宁

冠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何宁,女,汉族,1985年7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负责商务和投资促进、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文物保护、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和旅游局、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冠县委员会。


联系县工商联、互联网信息监测中心、融媒体中心、广电网络公司、新华书店、驻冠石油销售企业。




邢同凯

冠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邢同凯,男,汉族,1976年9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

工作分工:协助李怀国同志负责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水利、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林业、检验检测、消防、供销、气象、地震等方面的工作。


协助李怀国同志分管县应急管理局,分管县水利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检验检测中心、供销社、地震监测中心、水务集团、乡村振兴发展集团。


联系县气象局、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冠县河务局、消防救援大队。



图片

冠县人民政府

2022年度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锚定“三个走在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1457”工作思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标准完成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发展后劲基础

发挥链长制工作机制。坚持以链长制为抓手,明确主攻方向,推动各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促进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推动钢板加工高端化发展、纺织服装智能化发展、轴承品牌化发展、纸制品规模化发展,加快高效农业、灵芝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现代物流等产业规模,全面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融合发展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34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8亿元。全力推进华冠灵芝高端大健康、华超金属农机配件等项目建设,力争更多优质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完善新上项目集中联审制度,继续落实领导联系帮包机制、定期调度督导机制、动态调整机制、要素保障机制、考核评比机制,深入推进一线工作法,采取现场办公、专题协调等方式,找准症结、精准施策,确保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做优园区载体平台。持续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创产业园、高新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适时启动产城融合康养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引进大健康、新材料、高科技产业。加快内陆港项目建设,争取顺丰物流北方集散中心尽快落地。抓好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提高承载能力,启动清水轴承锻造产业园建设,整合升级定远寨物流产业园。

强化发展要素支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和政策。全力争取土地指标支持,加快推进增减挂钩项目,切实保障项目用地。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及闲置厂房,真正实现腾笼换鸟。持续推进城区及乡镇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聚焦重点项目,高质量编制开发方案,推进产业落地。持续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落实差异化政策,把新增建设用地配置到最好的项目上,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二)激发创新驱动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推进有需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全年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40个以上。实施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计划,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市级以上10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支持赫锐德智能科技、百佳食品等优势企业创建省级重点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设人才实训基地。

扎实开展招才引智。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着力加大高层次及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做大做强金蓝领培训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引进、发现、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以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最好的待遇留住人才。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稳定粮食生产。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优然牧业奶牛养殖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抓好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推动灵芝产业发展,加快冠县灵芝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力争国家级药食同源试点。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0个以上,新增家庭农场1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新增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80公里。新建变电站1座、供电线路146.7公里。新建改建泵站涵闸3处,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完善农厕管护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做好农村危房动态监测,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改造。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持续做好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立足全县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各具特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强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不被侵占。

(四)推动城市更新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更高水平规划城市。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持续完善城市片区和街区控规,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做好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更高水平建设城市。加快南部新城建设,建成投用档案馆、新党校,推进图书馆新馆建设。实施邢八里片区、代屯片区二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新开工建设回迁安置房2750套;建设高品质住宅小区15个,建筑面积64.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8个,惠及居民317户。新建西环路等道路6条,续建工业路等道路3条。完成滨河路等7条道路雨污分流、团结路等8条道路绿化亮化,建设城市口袋公园5个、停车场8个。

更高水平管理城市。抓好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加强各类服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和应用,实现互联互通。继续巩固红色物业建设成果,开展全县物业服务规范提升年活动,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强化科学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等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严格落实街长制、门前五包责任制,深入推进拔杆净网洁面专项行动,营造平美净齐的公共空间环境。

(五)坚持绿色生态优先,不断强化环境治理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四个区分的要求,强化两高行业精准管理,坚决遏制盲目新上两高项目。全面落实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突出抓好煤炭消费压减和能耗双控工作。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和时段污染防治,突出抓好扬尘控制、柴油货车管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恶臭异味治理力度。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扩建县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乡镇污水处理厂9处。扩建冉海水库净水厂,改造城内供水管网130公里。强化地表水重点断面定期巡查,对发现的水环境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强化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基本完成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强化涉水工业企业日常监管,针对汛期等重点时段,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特征污染物开展专项行动。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实施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回收行动,全面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无废城市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主动走出去,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知名企业的联系对接,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亿元以上。突出产业链招商,聚焦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关键环节企业和配套企业。加大领导帮包力度,着力解决落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保证项目能谈成、能落地,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确保外资外贸稳定。建立外贸企业县乡两级帮扶机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扩大进出口规模。大力推进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继续和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开展有效合作,培育跨境电商人才和跨境电商企业,支持外贸企业创新市场开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客户和销售渠道。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和日韩等重点区域,全方面、宽领域引进外资,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800万美元以上。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不断优化无差别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业一证、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探索拓展全省通办”“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切实解决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围绕企业开办、准营、运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增便利等方面攻坚,以一网通办为基础,找准堵点,突破难点,实现更多事项打包办

(七)扎实办好惠民实事,持续加强民生保障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改扩建乡镇中学3处,规划建设公办高中1处、公办幼儿园2处。开展教育队伍梯队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力推进幸福教育,抓好双减任务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推进健康事业发展。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疫情不反弹底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简化异地就医联网手续,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满意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鼓励、引导适龄人员参保缴费,重点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标准。切实抓好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工作,保障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推动乡村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推进村史馆建设。整合文化资源,强化文艺创新,打造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艺作品。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节日市场稳供保价等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欢乐祥和过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统筹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化解,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抓手,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健全科学民主合法决策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扎实做好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