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加快推进“信用+美丽乡村”治理模式

2022-03-31 来源:网络 人气:

2021年,东昌府区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改革试验项目。为切实解决各类乡村治理事务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全区以堂邑镇为试点,探索开展“信用+美丽乡村”治理模式,倡树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价值导向,打造信用招牌,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信用体系

开辟乡村治理新路径

加强党建引领。在区级层面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镇级层面成立“信用+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专职统筹协调、指导调度“信用+美丽乡村”工作;各村成立“信用+美丽乡村”领导小组,选举产生信用议事会,建立统一、公开、透明的“信用+美丽乡村”评价指标,由各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具体实施。

出台管理办法。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聊城市东昌府区信用+美丽乡村积分评价办法》(东昌信用办发〔2021〕3号),全面细化梳理村居管理、社会公益、公民道德、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村居建设等基层治理条目,针对大到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小到美丽庭院创建、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185种具体行为,逐一列出清单,分别量化赋分,村民基础分为1000分,通过加减分予以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以村居为单位,为村民建立、完善、动态更新“信用档案”,将个人行为与家庭信用管理统一起来,根据家庭成员信用积分平均分相应评出五星到零星6个不同等次,并进行公示公开,对不同分值和星级的村民实行分类服务和管理。

细化实施流程。为确保“信用+美丽乡村”治理模式高效开展,东昌府区采取了“制定信用管理办法—广泛宣传发动—村民广泛参与—信用信息采集—积分认定公示—积分兑换应用”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群众认可、实用可行。



完善信用管理

健全美丽乡村新机制

搭建信用平台。与中国电信聊城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了“信用+美丽乡村”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现已投入使用,共录入全区11个涉农镇(街道)、681个村庄、42.5173万人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配备区、镇、村三级管理员,村级管理员可进行村民个人信用加减分申报,村民可通过登录平台查询个人和所在家庭的信用积分情况。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印制明白纸、宣传页,播放宣传片,村村响广播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广“信用+美丽乡村”治理模式,确保农民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大力推介“信用+美丽乡村”治理当中表现突出的典型乡镇、典型村、典型人,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示范带动,讲好信用故事,传递信用文化,弘扬信用新风尚。

加强培训考核。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由平台开发人员和区有关负责同志对镇(街道)和村级人员进行培训,印发《聊城市东昌府区信用+美丽乡村工作手册》2000余册,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发挥考核“指标棒”作用,把“信用+美丽乡村”工作成效纳入区对各镇(街道)乡村振兴考核,并逐步增加考核权重,对工作成效突出的镇(街道)、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追责问责。



强化结果运用

激发乡村治理新效能

落实奖惩措施。按照村民家庭信用星级,严格进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同时立足农村实际,采用自建、与现有商店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信用超市,农民群众可凭家庭信用积分直接到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信用积分越高物品价值越大,既能方便群众生活,又能在农村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堂邑镇共成立信用超市74家,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去年6月以来为190名群众兑换价值达1.1万元的商品。

共享评价结果。村民信用评价结果可通过“智慧东昌”信息平台等渠道共享给区人社局、区金融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搭建起跨行业、跨系统、跨部门的区级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帮助守信村民打造“信用名片”,使其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塑造等各项乡村治理和建设中来。


拓展治理广度

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通过推行“信用+美丽乡村”治理模式,将治理范围扩展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方面,“信用+美丽乡村”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横向到边”,从“自治”的遵守村规民约、带头拆除私搭乱建、主动清理村庄小广告等方面,到“德治”的志愿帮扶特殊群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等方面,再到“法治”的举报违法违规建设宅基、参加邪教组织、污染环境等方面,实现了农村治理工作内容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信用+美丽乡村”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纵向到底”,从区级干部延伸到镇级干部、各村党组织书记,再到村“两委”、党员、人民群众等,“美丽乡村”的治理目标得到层层分解,干部恪尽职守,党员务实尽责,群众遵规守则,实现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共建共享。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