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木版年画、烟台剪纸、临沂煎饼、淄博刻瓷、泰山玉器……这些包罗万象的手工技艺、有着悠久传承的生活美学,如今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手造”。在本月初召开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视频会议上,山东省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高效推进、高频亮相,连日来,“山东手造”频频刷屏。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山东手造”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棋?
把非遗用起来,是最好的传承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100个家庭,剪出100种幸福。虎年春节期间,临沂市文化馆与山东弥光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非遗亲子体验活动,吸引100多个家庭200余人参与其中,通过简单易学的亲子互动形式,让省级非遗琅琊剪纸在孩子们手中“活”起来。在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的人文匠艺工坊邀请传统锔艺、威海剪纸、胶东花饽饽制作等7位传承人来到现场,与孩子们交流互动,让非遗变得好玩,建成开放一年多陆续接待60多个研学团队。
跟着非遗大师学手造,不仅吸引孩子,也吸引了许多“成人粉”。来自深圳的陈然,为了跟随手造大师学习锔艺,在威海一住就是个把月。生活中,传统手工艺正以各种创新方式重放光芒。在上海有家“只动手、不动口”的上手商店,有国内外40个手工品牌,100名手造老师,3000个手造品种,各种主题、不同进阶的手造课程,把生活美学与手工制作巧妙结合起来,让消费者深度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快乐,让非遗回归生活。
“把非遗用起来,是最好的传承。”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孙美华表示,擦亮“山东手造”品牌,就是要适应活态传承这个趋势,满足生活需要,让创意融入传统工艺,走进生活、美化我们的生活。
手造沃土,大有可为
山东是“人文沃土”,更是“手造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市级名录4121项,县级名录12758项,总量居全国前列。这些蕴含历史基因、承载时代精神的“手造”项目,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抓手。同时,山东还有创新的数字科技能力、完备的三次产业结构、强大的市场需求等,都为发展“山东手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门类区分,“山东手造”大致包括美术绘制类、织造印染类、雕刻工艺类、编织扎制类、烧制锻造类、漆器绘制类、文房四宝类、美食消费类八大门类,老手艺可以创造大财富。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9万个,直接从业人员350余万人,其中仅潍坊市就有400多家风筝生产企业,风筝及衍生品销售额达20多亿元,累计解决就业超2万人。临沭县拥有372家柳编企业,形成众多专业村镇,外贸业务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类似的企业还有曲阜的印章企业、菏泽的二胡企业、青岛的小提琴企业,都是“山东手造”的产业基础。
当前,山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到3000亿元,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手造”发展潜力大,在文化市场上大有可为。除了传统手工艺产业外,山东省还有以数字文化交易为带动的数字文化产业,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牵引、重大文化片区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支撑的文化“两创”产业,以沉浸式体验游为代表的高品质文旅融合产业等。如果“十四五”时期,这些领域都有大的提升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真正成为全省的支柱型产业。如此看来,“山东手造”这盘棋,不仅与我们的生活相关,更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题中之义。
是重大文化工程,也是重要民心工程
近日,济南市新世界小学与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开展的“非遗公开课”走进一年级三班星辰中队课堂。在课上,“剪纸达人”徐健以高超的剪纸技巧,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剪纸课。专家表示,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山东手造”研学体验、展览展示和互动交流,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作为齐鲁文化符号,“山东手造”还是拓展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海外山东学者、旅美散文家黄迪现居纽约,谈起家乡,他首先想到胶东花饽饽、潍坊年画和老字号烟台北极星钟表。他说,无论何时何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齐鲁儿女应尽的责任。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上官建峰,身在海外,最心心念念的还是家乡兰陵的美酒。海外华人的心声和牵挂,是“山东手造”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对讲好山东故事、传好山东声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造“山东手造”是重大文化工程,也是重要民心工程。按照《“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山东手造”体验中心建设,“山东手造”进高速服务区、进景区、进城市中心会客厅、进网络营销平台等重点工作已进入“挂图作战”。今年5月底,首批高速公路服务区“山东手造”旗舰示范点将实现运营。年底前,全省13家5A级景区和20家重点4A级景区将建设“山东手造”展示体验销售专区,明年实现所有有条件的4A级以上景区全覆盖。同时,“山东手造·优选100”评选,中华传统工艺博览会,“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赛事等项目也将在年内开花结果,助推“山东手造”成为撬动产业、造福百姓、叫响品牌的山东新名片。(完)
编辑:本站
审核:本站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