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街道德苑社区的“焕新便民”民生提升工程圆满收官,通过道路安全升级、充电设施优化和智慧安防覆盖三大举措,惠及小区居民200余户。该工程由社区主导,依托社区领办企业德商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凝聚多方力量,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生动诠释了“民生、精细、务实、奉献”的基层服务理念。这不仅是“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鲜活样本,更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一、紧扣民情定方向,靶向发力举措清
民生工程的成功,离不开社区党委的前瞻谋划和精准把脉。新华印刷厂宿舍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老旧小区,长期面临路面破损、充电难、安防弱等问题,居民出行安全隐患突出,生活便利性大打折扣。德苑社区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通过深入调研和需求确认,科学制定工程“三步走”:一是道路通行安全升级,修整约400平方米路面,消除坑洼隐患;二是充电设施便民化,新增1组电动车充电桩和3个汽车充电桩,规范停放秩序;三是智慧安防全覆盖,安装4个高清监控设备,实现楼栋周边无死角监控。
德苑社区党委书记苗俊合表示,“工程立项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党建领办、群众参与’原则,确保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让党的温暖直抵民心。”在前期筹备阶段,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由党组织领办企业德商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具体接管,组织党员先锋队实地勘察24-26号楼现状,明确施工细节与技术标准。通过楼栋微信群、公告栏等渠道,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累计收到反馈50余条,确保工程方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种“深入基层 听取民意”的方式,夯实了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更强化了社区党委工作的务实性、主动性。正如老党员张大爷所言,“社区党委带头,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微信群里的通知清清楚楚,大家都能参与讨论,这才是真正的当家作主。”
二、多方携手解难题,创新路径聚众能
为确保“焕新便民”工程有序推进,德苑社区党委积极协调专业施工团队,采用“清理—填补—铺设”标准化流程,优先选用性能好、质量高的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施工期间,多名党员志愿者轮班值守,设置警示标识,并灵活安排时段避开高峰期,居民王女士感慨,“以前出门总担心摔跤,现在路面平整了,生活舒心多了。”
在充电桩安装过程中,德苑社区委托专业团队设计电路布局,确保符合消防标准,并同步建立党员巡查机制,杜绝乱停乱放现象。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居民的充电需求,更将党的关怀融入日常生活细节,居民李师傅说,“新增的充电桩解决了我的电动车难题,社区想得真周到。”
在智慧安防建设中,德苑社区将安防升级作为平安社区建设的抓手,在楼栋出入口、公共活动区等关键位置精准安装高清摄像头,确保监控画面清晰、存储周期达标。德苑社区发挥“总调度”作用,协调施工方、电力部门等单位,明确职责分工,设立24小时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施工噪音、交通疏导等问题。社区党委书记苗俊合介绍,“施工期间,我们建立了‘党建+网格’机制,党员分片包干,收集诉求30余件,全部当日响应。”一系列措施,凸显了德苑社区在资源整合、风险防控中的实践智慧。
三、幸福答卷写担当,枝叶关情见赤诚
随着民生工程竣工,“焕新便民”工程硕果累累:路面平整度达标率100%,居民出行事故率显著下降;充电桩使用率达95%,车辆停放井然有序;监控系统覆盖无死角,小区治安事件实现“零发生”……根据小区居民满意度调查,98%的受访者表示“安全感提升、生活更便利”。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在“焕新便民”工程中,德苑社区坚持民生实事要办到群众心坎上,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治理效能的总基调,通过领办企业模式,创新“市场运作+公益服务”机制,为老旧小区改造探索了新路径。下一步,新华街道德苑社区将不断推动党建与民生深度融合,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注入红色动能。
(供稿单位:新华街道德苑社区 范丽丽)
编辑:李新茹
审核:朱宏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