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东营

2024-05-02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东营市(Dongying),山东省辖地级市,别称油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位于山东省北部,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总面积8243平方千米。 [2] [6]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3个区、2个县。 [5]东营方言大致可分为利津话、广饶话、沾化话、寿光话、鲁西话等5个主要类型。 [49]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0.9万人。 [31]东营市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6]东营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繁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至建市前,广饶、利津、垦利的建制、隶属迭次变更。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正式成立。 [2]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 [1]。孙武故里、吕剧的发源地和胜利油田崛起地。 [3]全国文明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39]2024年,东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7.7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60]。

  【地质】 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 东营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

  2~4米,形成“地上悬河”。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李孟凡)

  【气候】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多刮北风、西北风,雨雪稀少。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2023年,东营市平均气温15.0℃,较常年偏高1.4℃,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年降水量465.5毫米,较常年偏少21%;年日照时数2541.5小时,基本接近常年。冬季气温略高但冷暖分布不均,降水量偏少且未出现明显降雪过程,日照时数较为充沛;春季气温总体偏高但前暖后冷特征明显,降水量偏多但分布不均,4月上旬出现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罕见,受阴雨、雾或霾等影响,日照时数略显不足;夏季气温偏高为历史同期最热,高温日数刷新历史同期最多,降水量与降水频次均偏少,大部时段以阵性或分散性降雨为主,大范围暴雨过程明显偏少,干旱少雨天气频现,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秋季气温偏高为历史同期最暖,前中期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最高,11月中后期气温落幅明显,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较为充足;年末气温偏低但波动起伏明显,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其间12月上中旬出现极端暖冷转换,12月中旬出现暴雪过程,一日最大降水量和最大积雪深度均为多年同期罕见。

  


  (市气象局 信志红 王旭 刘晋生 曲文钰 马新建)

  【土壤】 全市土壤分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及水稻土五个类别。褐土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区域,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4%左右,是全市粮棉菜高产稳产区。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小清河南褐土区的低洼处,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6%,适种小麦、玉米、高粱等浅根作物,在农业上是较有潜力的土壤类型。潮土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9%,是全市主要耕种土壤,经耕作改良适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盐土在近海呈带状分布,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6%,自然植被有芦苇、黄须菜、茅草、蒿子等,以开发水、牧养殖(植)为主。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利津、垦利老稻区,占土壤总面积的0.2%,经多年水耕熟化,初步具备幼年水稻土的特征。

  土壤墒情 2023年3月1日—11月1日,东营市每月1日、11日、21日对各县区采样地块小麦、玉米、棉花等不同农作物10厘米、20厘米和40厘米深度的土壤进行墒情监测。全年东营市降水量较历年偏少,较上年偏少,由于降水、蒸发、灌溉等客观原因,土壤墒情呈周期性波动变化。3—5月,除东营区龙居、史口墒情站,广饶县稻庄、大码头墒情站,垦利区垦利、郝家、黄河口、永安墒情站,利津县虎滩、陈庄墒情站,河口区义和庄、六合、孤岛墒情站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大部分采样地块均呈现适宜状态。6—11月,大部分墒情站0~20厘米表墒持续轻度至中度不足,利津县北宋墒情站表墒重度不足。

  【水文】 雨情 2023年,东营市平均降水量为406.4毫米,比历年同期(556.6毫米)平均降水量偏少27.0%,比上年同期(748.6毫米)偏少45.7%。其中汛前(1—5月)平均降水量为92.0毫米,比历年同期(89.2毫米)偏多3.1%,比上年同期(59.0毫米)多55.9%;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为252.0毫米,比历年同期(417.3毫米)少39.6%,比上年同期(564.7毫米)少55.4%;汛后(10—12月)平均降水量为62.4毫米,比历年同期(50.1毫米)偏多24.6%,比上年同期(124.9毫米)少50.0%。全市降水呈现“主汛期集中”的时间特点,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2%。2023年平均降水量,广饶县最大,为479.6毫米;利津县最小,为370.5毫米。与历年相比,各县区年平均降水量均偏少,偏少值介于13.4%~34.0%。与上年相比,各县区年平均降水量均偏少,偏少值介于40.7%~53.7%。降水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降水量最大的广饶县为降水量最小的利津县的1.3倍。

  河道水情 2023年,对东营市内小清河、支脉河、广利河等16条主要河流水位、流量进行监测,全市主要河流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涨落。全年,受降水、上游来水、潮汐或水利工程调度影响,有部分站点发生短暂超警戒水位的情况,分别为草桥沟罗家水文站、草桥沟西干流后墩水文站、群众沟孙屋水文站、武家大沟田庄水文站,其余河道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未发生重大汛情。(市水文中心 郝振强)

  地表水 按流域划分,东营市现行水系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水系、海河流域水系及淮河流域水系。只有黄河本身属于黄河流域,其他河流以黄河为界线,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海河流域水系多为南北走向,共有潮河、沾利河等14条河流;淮河流域水系多为东西走向,共有小清河、支脉河、广利河、永丰河等25条河流。

  黄河流域水系 黄河东营段河长138千米,河道是黄河下游之窄河段,两岸堤距0.5~5千米,河道曲折系数1.2,比降为1/10000,属弯曲型单式河道。渔洼至入海河口段长70千米,河道淤积延伸,改道频繁,堤防纵横交错,堤距宽窄不一,属于强烈堆积型河流。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系陆相弱潮堆积性河口,由河流近口段、三角洲及滨海区组成,总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黄河由东营入海以来,在以宁海为起点的三角洲洲面上发生50多次分叉、决口,导致尾闾流路多次变迁。黄河滩区是指东营段河道主槽至两岸临黄大堤之间的河床地段。西河口以上两岸滩区总面积约154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积1.36万公顷,其中90%的土地开发耕种。西河口以下河口地区,行洪面积440平方千米,有胜利油田职工从事勘探、采油等开发建设。

  海河流域水系 东营市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以北,包括河口区和利津县,水系主要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和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及其支流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等14条河道组成,市境内总长度475.58千米,流域面积2785.55平方千米。

  淮河流域水系 东营市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以南,包括东营区、广饶县、垦利区。主要包括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和小岛河等25条河流。市境内总长度670.55千米,流域面积5540.77平方千米。

  


  


  地下水 东营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降水、人工开采和引黄灌溉的影响。2023年,全市各区县地下水埋深呈现波浪形变化。全市平均埋深最大月份出现在11月1日为4.89米;最小月份为3月1日,为3.67米。其中广饶县地下水位监测井7月1日埋深最大,为9.93米;利津县4月1日埋深最小,为1.48米。(市水文中心 郝振强)

  【海域】 东营市海岸线北起潮河河口,南至小清河以北一侧,全长463.51千米。海岸线至“0”米滩涂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约4600平方千米。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冬季沿岸有2~3个月冰期,海水流冰范围为0~5海里,盐度在35‰左右;春季海水温度为12℃~20℃,盐度多为22‰~31‰;夏季海水温度为24℃~28℃,盐度为21‰~30‰;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风暴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风暴潮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冬半年发生的次数明显多于夏半年,秋冬交替时节发生风暴潮的频率最大。近海在黄河及其他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洄游。

dongying

编辑:王志仠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