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构建孤困儿童全链条帮扶救助体系 打造“齐护未来·共童成长”品牌

2024-12-25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近年来,淄博市始终秉持“捧出一颗心,温暖一座城”的服务理念,聚焦孤困儿童群体需求,构建形成“精准识别、高效服务、多元保障”的全链条孤困儿童帮扶救助体系,擦亮打响“齐护未来·共童成长”品牌。2023年度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工作在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2024年,淄博市民政局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建立孤困儿童发现识别机制,变“送上门”为“请进门”。常态化开展孤困儿童大排查活动,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一是“大数据”识别。整合民政、团委、妇联、公安、教育、卫健等多部门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生活保障和关爱帮扶范围,实现孤困儿童困难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二是“拉网式”摸排。制定统一的评估表,按照统一标准程序和政策尺度,自下而上组织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对孤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儿童进行精准排查,确保摸清底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三是“分类式”管理。依据监护风险、生活风险、行为风险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活环境、家庭监护状态、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红黄蓝绿”四个风险等级,“一童一档”建立四色信息台账,提升关爱服务精准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建立孤困儿童精准帮扶机制,变“兜住底”为“兜好底”。制定个性关爱服务计划,“一童一策”实施定向关爱、精准帮扶。一是建立“兜底式”帮扶机制。实施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民政保障范围,每月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织密兜牢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网。截至目前,保障全市孤困儿童1312人,发放基本生活费2572.70万元,连续四年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二是建立“点单式”帮扶机制。聚焦孤困儿童多元化服务需求,分类开展“类别化+差异化”关爱服务,为不同需求的孤困儿童提供教育帮扶、医疗救助、心理疏导、家庭监护等多元化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重点困境儿童纳入助学范围;今年以来,免费为1000余名孤困儿童购买居民医保、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三是建立“全托式”帮扶机制。针对儿童福利院全托养的孤弃儿童,探索建立养育双重保障、身心双向发展的“类家庭”关爱模式,为每个孩子搭建类家庭主体,“一对一”护佑儿童健康成长,让孤困儿童享受“家”的温暖。

三、建立儿童帮扶多元参与机制,变“政府管”为“大家帮”。按照“政府主导、团队助力、全员参与”原则,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孤困儿童救助格局。一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等19个部门单位集中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打造覆盖市、县(区)、镇(街道)、村(居)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阵地,打通儿童关爱守护“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2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88个、村(社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926个,配备镇(街道)儿童督导员90名、村(社区)儿童主任2953名。二是组建专业团队。创新建立由儿童主任、专业社工、法援律师、家庭医生、志愿者等专业力量组成的护航小组,动态监测儿童养治教康方面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儿童关爱服务项目35个。积极培育发展儿童福利领域社会组织,引导参与孤困儿童救助帮扶,打造形成“孝乡爱心公益”、“12349爱心公益”等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三是链接爱心人士。开展孤困儿童“微心愿”行动,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争做孤困儿童“圆梦人”。六一期间,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宣传月活动,走访孤困儿童1300余名,满足“微心愿”243个。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