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养老服务发展

2024-12-18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截至去年年底,青岛市 60 岁以上户籍人口老年人数量为 215 万人,老龄化率达 25.2%。面对庞大的老龄化人口,青岛探索“有保障、有质量、有生态”的养老服务新路径,通过政企联手、基层赋能、街镇协同,初步形成城市养老服务发展的“青岛模式”。调研同时发现,养老服务机构还普遍存在养老护理员专业性不高、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较大的问题,业内呼吁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政府多走一步路 老人少操一份心

面对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心愿,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必然选择。

今年86岁的祝荣和老伴生活在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福安小区。随着身体机能不断退化,两人遇到不少问题:“膝盖疼得上厕所时蹲不下起不来”“洗澡时生怕脚下打滑滑倒”“走路一不留神就容易磕绊”。

市北区民政局的适老化评估员来到祝荣家中,观察家庭环境、询问老人需求、测量基础数据,为其列出详细的问题清单:马桶高度与老人身高不匹配,老人蹲下起身难,需要安装扶手;老伴有轻微脑梗,正处于康复期,需要辅助器具协助康复;老人站立洗澡存在滑倒风险,需要放置洗澡椅;康复完成后老人还有外出需求,需要配备轮椅等。

对照问题清单,适老化改造机构工作人员为老人定制了个性化的改造方案并进行实施。

目前,青岛市已有超过15000户老人享受到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和实惠。“除了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列出7大类、34小类的推荐清单外,青岛还明确要求各区(市)民政部门联合镇(街道)对适老化改造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由改造服务单位及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龙艳说。

为打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8月,青岛市创新开展基层赋能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首批选择32个镇街作为试点,加大资金扶持、资源下沉、支持引导力度。按照“一年镇(街道)试点,一年县域试点,一年全域提升”的计划,全市压茬推进养老服务基层赋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同步发展

近年来,青岛市相继出台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补贴、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实施意见或办法,通过建章立制,探索养老服务事业“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此模式下,青岛市现有1395处老年助餐机构中,有1161处实现市场化运营,占比达83.2%。今年以来,全市共有25万人享受老年助餐补贴,产生老年助餐消费1.41亿元。

青岛市民政局通过集中采购等举措,在人力资源、物资采购等方面为养老机构提供政策红利,推动养老机构降成本、提质效。青岛瑞源健康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王强庆说:“青岛养老服务工作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政府敢于放手让企业去做。”

面对广大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青岛市坚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今年,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印发《青岛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组织开展对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五星+”等六个等级。

按现行相关规定,青岛市不再对床位数低于100张的养老机构发放床位建设补贴,但对三星级以上的养老机构予以等级评价奖补,鼓励优质养老机构兼并整合“小弱散”机构,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还积极推动由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运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再由养老服务中心连锁托管运营辖区内的养老服务站,让老年人可以在“不离村、不离家、不离亲”的熟悉氛围中安享晚年。目前,全市20家养老机构共运营95处养老服务中心。

高质量养老服务的“人才瓶颈”有待突破

位于崂山区中韩街道的万林到家养老服务中心,有90张床位,收住了45位老人,有12名护理员负责提供24小时服务。该中心由中韩街道提供免费房屋,青岛万林到家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中心收住的大多是失能、失智和半失能的老人,照护难度大。我们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平均年龄超过50岁,年龄最大的58岁,他们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并不轻松。”万林到家养老服务中心青岛区域总经理赵倩说,与大多数养老机构一样,养老护理员实行“上24小时休24小时”工作制。在人员储备充裕时,一名养老护理员需同时照护4-5位老人,一旦护理人员短缺,照护比难以达到相关标准。

数据显示,目前青岛7000余名养老护理员中,年龄50岁以上的占比达90%。

养老服务行业因需求快速增长,被视作朝阳产业。但调研中,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该行业不仅不是年轻人心仪的行业,还有大量年轻人在入行后选择离开,“招人难”“留人更难”成为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辽源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经理彭叙说:“于龙是我们这唯一的00后,当时和他一起来实习的一共5个人,最后只有他留下来了。”

业内人士和基层干部表示,现在国家鼓励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但由于一线护理工作低薪、重负、矛盾多,不少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还未入行就毕业转行。如何让这些年轻人留下来,还需要学校给予正确引导。

业内人士建议,宜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提升年轻人对于养老行业的关注。这样一来,“夕阳事业”才能迎来“行业朝阳”。

针对养老服务行业留不住人的问题,他们认为,一方面,应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丰富我国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评定体系,完善护理资格考取事业单位编制。另一方面,呼吁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希望通过实施养老机构护理员养老保险补贴等办法提高护理员薪资待遇,稳定养老护理队伍,保障为老服务质量。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