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开辟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新路径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2024-11-04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今年以来,博山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谋划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突破,大力实施村村整治、片区示范,健全完善常态管理、全域督导、定期通报等制度机制,动态更新“整治作战图”,全域推进“五化”工程,环境整治全过程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人整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三名。

上下联动共管,压实责任“强推进”

一是建立顶格推进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召开专题座谈会,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区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指挥,亲自调度,研究确定了“村村整治、片区示范”的工作思路,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两张工作清单,半年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三季度召开人居环境工作现场点评会。二是健全专班协调机制。成立区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博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专班日常工作,统筹协调相关区直部门和10个镇(街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强化属地管理,建立“镇干包村、村干包片、网格员包组”管理模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完善专项督导机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2个督导组,逐路、逐街、逐巷排查8个镇(街道)、202个村(社区),共发现问题2300余处,已全部完成整改。

部门协同共治,按下整治“美颜键”

一是系统实施农村环境“五化工程”。结合镇村实际,绘制306张村居环境“五化工程”作战图,持续巩固“清底子”行动成果,全面彻底清理农村“三大堆”问题,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河道垃圾等6万余立方米。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断壁残垣等8000余处。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绿化裸土、街角、空闲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进行墙体立面美化21000余平方米,安装、修复路灯2800余盏,有效提升村庄面貌和夜间出行安全。二是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持续优化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免费上门抽厕次数由一年2次增加为4次,年内共上门抽厕服务1300余次。持续扩大农村污水治理覆盖面,年内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0个,已完成治理7个。全区完成治理村庄共137个,覆盖率达67.8%。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今年整改垃圾分类问题484个,安装环保屋9个。三是“点面结合”推进乡村环境“增颜提质”。充分发挥21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三级联创,谋划48个片区村居规划,投资3760万元,连片打造“靓街提质”项目,积极打造农村人居环境“连片美”。“红叶柿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八陡“共富工坊”市级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及5个区级片区均策划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项目,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带动乡村面貌的全面提升。

构建长效机制,织密整治“一张网”

一是健全制度化落实机制。引导镇村落实干部包街、党员包户、农户“门前五包”责任,通过定区域、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形成“村社干部领着干、广大群众跟着干、驻村干部帮着干、整合资源合着干”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环境整治格局。二是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长治行动考评办法、细则和实施方案,“一村一策”制定村庄建设管理办法,推行“周通报—月调度—季总结”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久、有效开展。同时,充分利用基层“一网三联”共治共享,把环境整治与美在家庭创建、积分兑换奖励等挂钩,激发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构建形成村居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体系。三是健全长效化宣传机制。各镇(街道)利用公众号、微信群、进村入户等宣传途径,多维度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生活习惯,营造“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