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总产量突破11亿斤,连续5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海水养殖面积40万亩,水产品年产量22万吨,自主繁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打破国外垄断;“昌邑大姜”品牌价值达到36.2亿元、居全国生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首位,“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28个,山阳大梨、昌邑鲜牛奶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名录……
潍坊昌邑终把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以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为引领,以推进全面融合化发展为路径,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坚决守牢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防止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全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昌邑篇章,助力建设更好潍坊。
片区引领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这里离海近、土地盐碱化较严重,前些年,还是没人愿种的撂荒地。通过这几年的盐碱地改良,粮食亩产量从不足700斤跃升至2000多斤,我们村民以土地入股,全村每年年底还可分红100万元左右。”柳疃镇青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洲指着身后成片的大田高兴地说。
向盐碱地要空间、要粮食、要潜力,昌邑市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以青阜农业综合体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发挥片区带动能力,推动青阜、东陈、南五甲等10个村庄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规划建设“碱地生金·沃野粮仓”示范片区,实现了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村民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柳疃镇“碱地生金·沃野粮仓”示范片区仅是昌邑土里刨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邑市按照“位置相邻、功能相近、产业相融”原则,坚持全域布局,强化片区引领,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新高地。
科学谋划部署,以高站位推进、高标准建设实现片区高质量发展。昌邑市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包靠和片区建设联席会议机制,镇街党(工)委书记挂帅出战,成立片区建设党委,工作专班月调度、季盘点工作进度。组织片区党员干部到临沂市蒙阴县、淄博市沂源县考察学习,选育“土专家”5名,激发内生动力,用实绩实效培树样板、引领发展。
深掘资源禀赋,释放产业势能。昌邑市放大“元御故里”优势,规划建设了“潍水河畔·五味药香”示范片区,以投资1.7亿元的现代中草药综合种植园项目为核心,带动周边黄辛、初曲、石湾店等10余个村庄流转土地1万余亩,种植金银花、旱半夏、丹参、山楂等中草药材;依托省内树龄长、规模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梨树群,规划建设“梨花水镇·智赋田园”示范片区,推动周边山阳、山阴等村庄抱团发展旅游经济,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收入1500万元;坚持以梨枣产业为引领,以卜庄镇大陆村为中心,规划建设“红色大陆·梨枣飘香”示范片区,辐射带动周边柳家、南任等12个村,种植梨枣1.1万亩,年产值10亿元,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梨枣生产基地、价格形成中心和交易中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该市共串点连线15个乡土产业名品村、30个文明村、51个和美乡村示范村,打造10个示范片区。
2023年,昌邑市40个村集体收入过百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
扮靓“颜值”
——推动乡村蝶变升级
道路宽敞、村庄整洁,各类墙绘传递着村庄的文化底蕴,房前屋后的绿植给村庄增添生机,东陈梅园、亲水平台、乡韵广场、文化连廊等景观及惠民工程日益完善,村容村貌实现大变样……踏入“碱地生金·沃野粮仓”示范片区的东陈村,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昌邑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基层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持续补短提升,“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全面提升。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昌邑市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片区带动、全域提升,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昌邑模式”持续提升,农村无害化厕所愿改尽改,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248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率先实现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供水水质达标率“双100%”,在全省首创“集中收集、集中储运、集中处理”全链条、智慧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昌邑市构建农村“两公里·半小时”服务圈,乡村学前教育普惠率达100%,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成功组织万人马拉松赛,高标准承办省“村BA”鲁中赛区赛事,打造绿博园亲子营地、大陆枣蛙基地等“夜经济”新场景,文旅消费增长80%。10处镇街区文化站全部获评国家二级站以上,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村(社区)累计建设了丝绸博物馆、海洋科普馆等历史文化展馆140余处。
目前,昌邑市共打造潍坊市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镇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199个。
塑“形”铸“魂”
——党建引领乡风文明
穿行在龙池镇“红色记忆·赤诚龙乡”示范片区的龙街村,映入眼帘的是该村以善治为核心张贴宣传标语,精心打造“孝文化广场”、文体中心、村史馆等文化阵地。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建设“长者食堂”、老年活动室等养老服务设施,常态化开展扶老助老、志愿服务、以文化人、文明培育等系列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热情参与,共建共享和美乡村。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昌邑市以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作用,办好更多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重点片区联建共治新路径。昌邑市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成立片区党委,健全运行机制,实施组织联建、治理同抓、产业联动、服务共享,实行项目化管理、责任制推进、清单式落实,高起点编制片区规划、高标准推进片区建设、高效能抓好片区管理,确保建成一片、巩固一片、带动一片,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振兴。重点推动“跨村联建”,深入开展党组织“提标育强”,打造“溯源治理”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溯源三谈”工作法入选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实现了群众精神富足、社会和谐安宁。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村庄美,又要乡风美。昌邑市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工程,为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现象,昌邑市在该市690个村(居)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引导村(居)将婚俗新风纳入《村规民约》,举办红白理事会成员轮训班90余次,轮训人数4000多人,制定出台《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编印《昌邑市移风易俗工作指导手册》。在该市婚姻登记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开展宣传活动120余次,发放《共建婚俗新风 共享文明生活——婚事新办倡议书》5000余份,举办“扎气球破陋习 扬文明树新风”等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30余次。
深耕文明,扮靓乡村。昌邑市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53个,94.8%以上村庄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