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岱岳区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本土特色、盘活优势资源,坚持群众所需为工作导向,探索出“片区化、多元化、融合化”文明实践“三化”新模式,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片区化建设
构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新载体”
立足大汶口文化、石敢当文化及“一村一韵”民俗文化等本土特色、资源优势,创新打造“九女峰、泰山之佑、汶水之滨”三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区。一是宣传场所共用,夯实“主阵地”。突出“闲置资源利用、优势资源整合”,培育大山深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九女峰书房,建设“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泰山茶产业研学基地,推出老葛戏台、知青楼、大汶口遗址博物馆等文明实践网红打卡地,为群众参与活动提供便利。二是人才队伍共育,锻造“生力军”。建成全省首家村企共建文明实践联合站,成立“九女峰新时代新知青创业联盟”,凝聚140余名新青年扎根农村。九女峰展示区内里峪村依托全国文明村优势,吸引泰山蓝天救援队等市区10余个社会公益组织下沉,为片区注入鲜活动力。三是资源服务共享,擘画“同心圆”。开展文明单位“1+1”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健康义诊”进乡村、“燃灯者”未成年人关爱计划、“双百行”科技志愿服务等,实现部门(单位)与镇村优质资源互融共享。岱岳区法院在九女峰展示区建立“法润乡村”文明实践基地,以巡回法庭、知识讲座、茶话会等形式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邀请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院长担任泰山之佑展示区“传拓探源馆”指导老师,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推动传拓文化传承发展。
多元化活动
激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新活力”
坚持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创新活动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打造“特色宣讲+”品牌。以打造区级“岱下春风”宣讲品牌为统领,在全区各镇探索形成拿着马扎、坐下就讲的“小马扎”宣讲,成功打造助力村民种植销售的“香椿树下”宣讲、让老人们暖胃又暖心的“餐前五分钟”宣讲等“一镇一品”特色宣讲品牌,实现理论育民、理论惠民。二是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发布“公益大篷车”“田间课堂”等文明实践项目230个,推出“爱从头开始”义剪、“‘铃’听心声”微心愿等特色品牌项目42个。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重要节点,每年组织开展主题活动1000余场。鼓励本土文化文艺人才自创自演,组织办好小戏小剧展演、“四季村晚”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大汶口古镇小戏小剧节入选全省乡村文化百项品牌。三是做好“文明实践+”文章。充分利用泰山茶制作技艺、泰山泥塑、岱岳剪纸等13项非遗资源,开展技艺展示、互动教学、非遗集市等文明实践活动,实现文明实践与非遗传承的“双向奔赴”,为乡村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融合化发展
激活精神文明建设效能“新引擎”
将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融合推进,让文明乡风吹进群众心坎里,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一是典型案例宣推,引领文明新风。挖掘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举办“岱岳榜样”选树宣传活动。开展“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专项行动,推广“结婚礼堂”等经验做法,创作小戏小剧、微视频等文艺作品100余个。创新“七星”和美村居建设,倡导“八讲八培树”好风尚,每年举办和美邻里节,以和美邻里促社会和谐。二是美德信用结合,激发乡村活力。统筹推进美德岱岳和信用岱岳建设,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美德行为纳入个人信用积分,出台“信易+”“敢当分”等惠民应用场景。板大山村“德誉超市”倡导“以德换得”,里面的物品只借不卖,村民有需要可自行拿取、记录,事后通过信用积分抵消,有效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三是村企文明共建,助推乡村发展。通过送科技、送培训等“十送进家”活动,持续做大做强泰山黄精、食用菌等10个优势产业。依托“大美丰山”“花田北张”等特色文明实践点,吸引山东文旅集团等36家工商资本投资兴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1家,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