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权:扎根乡村,为家乡建设助力
“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让乡亲们共享乡村振兴成果”,这是枣庄市山亭区龙潭家庭农场党支部书记、场长袁权的初心和梦想。
今年35岁的袁权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他返乡创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袁权忙碌的身影。仅用三年时间,农场就建成3个生产基地,拥有200多个大棚,代管1000多亩土地,蔬菜年产量7000多吨。龙潭家庭农场也成为省内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家庭农场。
创业成功的袁权,始终不忘初心,把乡村振兴、富民惠民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探索“合伙制”方式,农场吸引了13名大学生返乡创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农民1000余名。农场还成立了党支部,着力打造“红小番”党建品牌。
姚洪远:变贫瘠落后穷山村为乡村旅游特色村
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曾是个贫瘠落后的穷山村,村党支部书记姚洪远任职后,带领村民发展产业促进增收,美化村居改善环境。现在的南仲都村已发展成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
2013年,通过多方考察调研,结合本村实际,姚洪远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冬暖式大棚,种植草莓和火龙果,“南果北移”搞采摘。一开始,为解决资金问题,姚洪远和部分党员拿出自己的积蓄出资建设大棚,给示范户租种。支部牵头成立圣都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统一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提供草莓苗、种植技术。当年,33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建设完成,产值360余万元。目前,南仲都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建有大棚121个,带动周边320余人就业,年总产值1680万元,村集体收入实现从零到百万元的突破,农民人均收入也从2012年的2800元增加到了21000元。
王兴宝:说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是传统农业村,靠种小麦玉米,集体收入低。如何在大田里“种”出好日子,解决村民增收问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兴宝带领党员和群众代表多次外出学习先进种植经验,最终探索出“一村多果”果蔬种植产业发展思路。
“说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王兴宝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发展初期,为打消村民的顾虑,他带头流转土地130多亩,建设蔬菜大棚,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到大棚种植中来,东瓦庄村的特色农业也顺利起步。“这几年,随着产业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我们的大棚基本上每个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吸引越来越多人回乡发展。”王兴宝说。
随着产业的发展,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如今,村里修了路、安了路灯,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民生活越来越便利。
马化彬:探索连片振兴共富新路
走进菏泽市定陶区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大棚映入眼帘,载满蘑菇的物流车不时驶出合作社,将蘑菇销运北京、上海等城市。“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形成了‘农业废弃物-菌包-美味食用菌-废弃菌包-有机肥施入农田’这一独特的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天中街道南城社区党委书记马化彬说。
天中街道南城社区农民占比超过70%,如何帮助居民增收致富?马化彬带着大家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高标准食用菌棚,栽培羊肚菌等高档品种。现在,合作社已成为菏泽市唯一的省级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
在马化彬带领下,社区着力抓好产业联动发展,开展“村企联建”工作,并与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探索推广“菌菜轮作”模式,找到了一条连片振兴共富新路径。
编辑:李新茹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