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从“赋能家长”开始

2024-10-11 来源:德州市二院 人气:

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强调精神健康在整体健康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了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精卫中心主任李秀华,就社会广泛关注和临床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讲解。

病例点击:

李明(化名)今年上初三,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父母离异后,母亲便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她的身上,期望她能考入重点高中。在一次成绩下降后,李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并由此导致经常失眠、食欲不振,上课也逐渐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经过心理医生评估,李明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并伴有焦虑症状。

未命名_副本.jpg

初三和高三是学生生涯中的关键时期。面对学业压力、未来规划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学生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李秀华提醒,家长要学会成为孩子温暖而坚定的支持者,不仅需要能够及早识别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更要学会引导孩子如何接纳失败挫折和调节心理状态。

根据心理门诊的接诊情况,李秀华总结初三、高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学习焦虑

面对学业压力,学生可能会出现失眠、烦躁、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抑郁情绪

长期的学业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甚至出现自我价值怀疑。

三、人际关系紧张

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可能因为压力而变得紧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四、网络游戏成瘾

由于逃避现实的压力,可能会沉迷于网络和游戏。

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观察行为和情绪变化进行识别,例如孩子学习习惯有明显改变、社交活动减少、容易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失眠、早醒、无故哭泣或易怒、过度安静等。当有这些表现时,家长应及时关注,并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作为孩子的坚强后盾和支持者,家长切记不要焦虑,应首先提供支持,告诉孩子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其次,要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尊重孩子的隐私,同时让他们知道可以向你寻求帮助。再就是可以试着组织家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或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缓解压力,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但如果调解无效,家长应及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李秀华建议:家长要端正态度,主动联系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或专业的心理医生,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干预。在此过程中,家长应全程陪同参与,做好家庭心理治疗,与孩子一起并肩作战。

专家链接

李秀华

首席专家

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专业擅长:青少年、老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心境障碍、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心身疾病、情感性障碍、酒精和药物依赖等诊疗,对特定人群如学生、老年期等出现的心理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担任德州市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等。(通讯员:刘桂圣)


编辑:李新茹

审核:朱宏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