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日”德州将推出6大活动

2024-09-05 来源:感知山东网 人气:

  德州市召开“2024德州经济社会发展期中答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邀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蕾,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王彦,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任刘妍妍,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救助事务部部长王文慧出席,介绍上半年全市民政系统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聚力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坚持“实、硬、深、新、稳”主基调,履职尽责、加压奋进,实现了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坚持“实”字当头

  下真功、见实效  一是加快建设助老幸福食堂。与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建成108处助老幸福食堂示范点,日均服务老年人5100余人。二是开展居家养老“六助”关爱服务。全市29个街道全部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居家上门“六助”等服务;12个县市区均谋划1个以上为老慈善项目,组建了1支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为老志愿服务队伍,比如,乐陵“枣乡红”、宁津“宁心助老”、齐河“红齐”、临邑“邑家人”等助老志愿服务队,为80周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今年以来共为57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德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临邑“暖心食堂”建设和适老化工作先后被央视报道。坚持“硬”字固本

  解民忧、暖民心

  一是困难群体保障扎实有力。持续提高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对13.5万低收入人口建立起实时动态监测,实现了防返贫对象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无缝衔接。深化慈善“救急难”工作,13家慈善组织共组建15个“慈善救急难”项目库。全市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服务比例达到60%以上。禹城、宁津、临邑、武城被列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我市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德州在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围绕推动“两项政策”衔接并轨作了典型发言。德州市“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与过渡期后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衔接并轨”应用场景被评为2023年度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

  二是儿童关爱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制定《德州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打造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新平台,累计开展关爱走访、讲座36场,咨询服务儿童1560人。开展“微心愿”活动18场次、完成孤困儿童“微心愿”1078个,对符合条件的300名孤困儿童发放助学金104余万元。各县市区未保机构累计为各类儿童提供委托照护、课业辅导、安全宣讲等关爱服务1783场次,受益儿童约5.4万人次。坚持“深”字筑基

  优服务、惠民生

  一是“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深入推进。在“明路亮牌惠企业 赋码注标促发展”方面,全市3099个行政村村委会驻地及商店、卫生所(院)、学校所在地的2926条街(路)巷已完成了命名、请示、批复及公示工作。在“大救助+困难职工救助帮扶”方面,从工会、人社、医保等部门汇集困难职工家庭相关信息共计13类、4000余万条数据,利用信息化手段健全职工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机制,拓展困难职工线上线下申请帮扶及审核渠道,实现救助帮扶有效融合。乐陵城乡一体化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已全部建成;临邑入选全省地名方案编制试点单位。

  二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德州市养老服务条例》进行修正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德州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深化医养康养融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优化养老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和完善的保障措施。禹城成功入选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天衢新区康博老年敬养中心医养康养项目成功获批全省2023年度标准化试点项目。

  三是基本社会事务提质增效。德城区德安陵园等6个公墓被批准为全省“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单位。持续擦亮德州“海誓山盟”婚俗品牌建设,利用“2.14”“520”等重点时间节点,各县市区积极开展集体颁证、集体婚礼、婚姻家庭辅导和健康宣讲等活动。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持续推进区域中心站试点建设。强化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与人社部门“静默认证”系统开展比对,核实8万余条残疾人发放信息数据。陵城为所有特困群体的逝者免费举行告别仪式,免费安葬到公益性公墓中;庆云全县村庄公墓(骨灰堂)覆盖率达到67%,绿色生态安葬率超80%。坚持“新”字赋能

  闯新路、开新局

  一是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创新探索慈善助老新路径,谋划了助餐服务、助老幸福食堂示范点适老化改造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3个慈善项目,在慈善总会副会长单位、青企联、工商联的驻外商会中分门分类召开座谈会,发布募捐意愿,沟通对接,赢取支持。联合德州市广播电视台推出《情暖州城》栏目,访谈慈善人物、推介善行善举,针对一些目前政策解决不了的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定向捐赠活动,营造浓厚慈善氛围。开展了慈善项目征集活动,开通了慈善总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小程序,畅通随手捐、随时捐渠道。为7.8万名城乡低保户购买惠民保险,为7.2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三甲直通卡。全市累计建成社区慈善基金295支,累计募集善款559.52万元,开展社区慈善项目257个,覆盖受益12.5万人次。今年以来,全市慈善组织募集资金(含物资折合)共计1034.13万元。新培育发展慈善组织8家,慈善组织总数达到58家。德州福彩实现销量1.65亿元,同比增长14.35%,增幅位居全省第六。平原新风公益基金覆盖村庄855个,直接受益群众13余万人。

  二是社会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创新开展百社帮百村专项行动,全市197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村庄312个,开展帮扶活动452场,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惠及群众9.2万人次。全市共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73个,50%以上的县市区和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覆盖,入驻率达100%。夏津大爱同行公益联合会、庆云慈善总会被省民政厅评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出彩社会组织”。坚持“稳”字托底

  严防线、夯底线

  深入开展民政系统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部署开展了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和特困人员供养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专项整治。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落实分级帮包督导机制和“四见四查”检查机制,坚决消除隐患,杜绝事故。扎实开展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见效、造福百姓。

  答记者问

  市民政局围绕今年“中华慈善日”主题将开展哪些活动?

  王彦: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宣传主题为“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围绕该主题,市民政局将牵头组织开展以下宣传活动。

  1.“点亮一座城”,即点亮城市核心地标。9月5日-6日,在全市12个县(市、区)的核心地标、重要商圈广场建筑物楼顶、外墙等点亮显示屏,宣传“中华慈善日”主题、标识和标语,通过集中性宣传展示,点燃主题宣传活动氛围。同时将综合使用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公益短信、短视频等形式,播放“中华慈善日”宣传标语、普及慈善相关知识,吸引全社会关注、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2.举办一场慈善事业成果展+公益市集活动。创新“线上+线下”等方式,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成就、慈善榜样先进事迹、优秀慈善组织、优秀慈善项目等。同时,我们将在德州市澳德乐时尚广场举办一场慈善事业成果展+公益市集活动,设置爱心义卖区、志愿服务活动区、福彩游戏体验区、慈善成就展示区等,通过丰富的宣传展示和“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慈善意识,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3.组织一次慈善法集中普法宣传。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制作宣传解读视频,在德州日报、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德州晚报等媒体播放,同时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举办主题征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慈善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展现贯彻实施新修改的慈善法的生动场景、鲜活画面,提高群众对慈善政策法规的知晓度,推动形成“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的良好局面。

  4.开展第二届"慈善公开周"活动。9月23日-27日,市县两级慈善总会集中开展第二届“慈善公开周”活动,公开2023年以来慈善捐赠、慈善救助以及日常工作等相关资料,邀请捐赠企业、捐赠个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等到现场查阅公开资料,开展座谈交流活动。

  5.集中开展一系列慈善救助活动。集中开展慈善助医、慈善助学、慈善助困系列慈善活动,积极创新慈善项目,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慈善路径。

  6.广泛动员开展“慈心一日捐”。启动2024年度“慈心一日捐”活动,广泛发动机关事业单位、爱心企业、爱心市民等参与慈善捐赠,营造“慈善人人可为”的社会氛围。

  今年9月5日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的日子,相比之前的内容,本次修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呢?

  王彦: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此次慈善法新增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慈善事业的扶持发展和规范管理工作。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于推动慈善工作所担负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责,将促进各地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

  二是规范慈善组织募捐成本。规范慈善组织募捐成本是此次慈善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此次法律修订将管理费用和募捐成本并列列明。法条中规定,慈善组织在开展慈善活动时,应当“遵循管理费用、募捐成本等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

  三是建立健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监管制度。法条中规定,个人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并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四是强化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在合作募捐中的责任。近年来,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的现象越来越多。此次慈善法修改进一步强化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在合作募捐中的责任,明确其未履行责任的法律后果。

  众所周知福利彩票是公益性的,请问德州福彩在增进民生福祉、支持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公益事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妍妍:多年来,德州福彩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公益为先,以慈善之名,聚众人之力,行公益之事,为增进民生福祉、支持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四五”以来,德州福彩累计销售福利彩票12.23亿元,筹集公益金约4亿元,为养老服务、残疾康复、孤儿助学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深入践行了“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惠民扶老,助力养老事业发展。福彩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培育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发展,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助和长寿补贴,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助推了我市养老服务发展新高地的打造。

  扶残助残,支持精康融合行动。福彩公益金支持我市残疾人福利事业,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满足了精神障碍残疾人康复诊疗和恢复训练的服务需求,提高了康复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截至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覆盖率达到100%,为5477名康复对象提供规范化服务,覆盖率达55%以上,超过民政部45%要求的10个百分点。

  救孤助学,资助孤困儿童圆梦校园。福彩公益金用于儿童福利事业,支持了“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年满18周岁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专科等学校的孤儿提供了助学金,资助孤儿完成学业。2023年度共资助85名孤儿,资金发放率100%,接受资助的孤儿满意度100%,让孤困儿童圆了求学梦。

  扶危济困,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福彩公益金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资金支持,成为政府财政投入之外的必要补充,确保了社会救助的实效和成色。2024年全市统筹安排福彩公益金1170万元用于低保、特困、孤困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高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21.4万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兜住、兜准、兜好了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广泛动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我们持续开展了“大爱暖冬·为福添彩”“我为群众办实事”“福彩爱心助考”等系列公益活动,公益金资助民生项目数百个,解决了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广大购彩者的爱心和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为助推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贡献了“福彩力量”。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中央、省都出台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文件。作为民生保障部门,请问今年打算如何开展兜底保障工作?

  王文慧: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近期我市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配套文件,总体任务目标就是坚持党建引领,扩大救助范围,强化数据赋能,鼓励多元参与,深化多维救助,推动救助对象精准分层、救助政策联动分类,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让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有温度。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线上依托救助平台,按照困难指数前3%兜底保障线和前10%相对贫困监测线,对低收入人口靶向监测、科学监测,做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目前已对全市11.3万低收入人口建立起实时动态监测。线下立足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络基础,发挥7859名村级协理员队伍一竿子插到底的铁脚板作用。同时落实好社会救助“三主动”机制,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二是深化服务类救助。出台德州市服务类文件,从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监管措施等方面,细化任务,制定措施,促进落实。我们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开展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照料护理、资源链接等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拓展“物质+服务”多维救助。

  三是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对政府基础、普惠、刚性的救助尚不能充分保障的弱势群体,我们将积极发挥好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创新社会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开展慈善救急难行动,用好救急难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推进慈善资源与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化匹配对接,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


编辑:王志仠

审核:钟德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感知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